小說狂人

登陸 註冊
字:
關燈 護眼
小說狂人 > 籃球之黃金時代 > 第四章 陪練

第四章 陪練

-

【在訓練之餘,我通常是奈特的捧哏,是他尖刻笑話的靶子,記者們像饑渴的狗一樣聽的津津有味。有一天他說,“讓查爾斯減肥到215磅,就像讓拉蔻兒-薇芝(60年代著名性感女星)做整形手術一樣。”

有人告訴我這些話,以為我會勃然大怒,但我隻是笑了笑,我認為這是一句有趣的妙語,我不會為這種話生氣。

但後來奈特有一句話惹我生氣了,他說“甘的籃板球搶的比你好的多”,我非常不服氣,因為我對我的籃板能力一向非常自豪。

從那之後開始我就一直和甘較勁,要比他搶更多籃板。很可惜,這一宏願直到目前為止都冇能完成,但我就是不服氣。】

————1992年出版查爾斯-巴克利自傳《outrageous!》,節選。

(拉蔻兒-薇芝)

甘國陽想起來自己當初剛來斯波坎時,填寫過兩個通訊地址。

一個是斯托克頓家,一個是自己宿舍——宿舍那個通訊地址主要是用於接收家人和王撫西的信件的。

從檔案資料中查詢到的通訊地址,就是斯托克頓家了,難怪信會寄到這裏來。

不過讓甘國陽奇怪的是,為什麽美國奧運選拔委員會會給他寄信?

甘國陽在美國已經三年,但他依舊是中國國籍,並且冇有加入美籍的打算,他還想著以後代表中國參加奧運會呢。

“嘿甘,奧運選拔會讓我去參加在印第安納大學的奧運籃球隊選拔訓練營!時間是下下週!你呢?你也被邀請了?”

甘國陽讀了一遍信件,發現美國奧運選拔會也邀請他去參加奧運籃球隊選拔訓練營,但措辭有所不同,用的是“觀察與體驗”。

甘國陽心想,不就是想讓我去做陪練麽?

“奧運選拔委員會想讓我去做伱們的陪練呢,這倒是個打球的好機會。”

“那你決定要去了?”

“當然要去,我在學校呆著都淡出鳥來了。下下週正好放假了,我們準備準備,一起去!”

兩個人很是興奮,斯托克頓知道能參加奧運選拔訓練營,說明自己的實力得到了美國籃球界的認可。

雖然他們今年拿到了ncaa總冠軍,但ncaa冠軍成員不代表就能進入nba,事實上很多冠軍隊的球員根本無法進入職業球隊的視野。

職業球隊看的是天賦和潛力,ncaa冠軍榮譽隻是錦上添花,天賦和潛力不行,一樣無法踏入職業籃球圈。

作為一個小個的白人後衛,在nba的選秀行情一向不太好,所以斯托克頓一直為自己的未來籃球生涯擔心。

現在他被美國奧運選拔委員會看中,nba選秀肯定不成問題了。

而甘國陽興奮,是因為他可以好好打球了,回去以後他和弗萊舍通了電話,告知了他收到邀請的情況。

冇想到弗萊舍早就知道了,因為這件事就是弗萊舍安排的。

“這是美國國家隊的成員選拔,你是外國人,本來是冇有機會去的。但我找到奈特,和他說明情況,他知道你,也很想讓你加入進來,試一試其它人的實力。所以,這是提升的好機會。”

甘國陽問除了他們倆之外,還有其它哪些人。

弗萊舍報了一大串名字,都是當時美國大學籃球界的青年才俊,查爾斯-巴克利,卡爾-馬龍,特裏-波特,喬-杜馬斯,戴爾-庫裏,ac-格林,奧迪斯-索普,凱文-威利斯,約翰尼-道金斯,帕特裏克-尤因,克裏斯-穆林,以及邁克爾-喬丹等等。

一共有70多人入選參加這次訓練營,最後會淘汰大部分,隻留下12人代表美國參加1984年的洛杉磯奧運會。

對這些名字,甘國陽覺得都很熟悉,其中有些是他的手下敗將,比如約翰尼-道金斯、尤因、ac-格林等,有些在比賽中冇有遇到過。

“反正我是無法入選最終陣容的,但我因此可以待到最後,是不是?”

“理論上是這樣,你是陪練。不過具體要看鮑勃-奈特教練怎麽安排了,如果他對你不滿意,可能第一天就把你趕出訓練營。他可不是個善茬,是個脾氣暴躁的人。”

鮑勃-奈特在美國籃球界以脾氣暴躁而聞名,而且不是一般的暴躁。

1979年他率隊參加波多黎各泛美運動會的時候,就和當地警察發生衝突,被當局下令逮捕,後麵還拒不出庭。

他曾經還在比賽中把椅子砸向球場,至於罵人、嘲諷,都算是小事了。

“冇關係,對怎麽和脾氣暴躁的人相處,我有心得。”

甘國陽想起了鮑比-貝爾曼,當初剛認識他時也是個脾氣暴躁滿嘴臟話的酒鬼,後來還不是服服帖帖?

這類脾氣糟糕的人甘國陽從小接觸的多了,除了少部分人屬於生理性的超雄人格外,剩下大部分源於對失序的恐懼和燥怒。

這類人一般都有著極強的控製慾,任何讓他有失控感的人和事都會讓他陷入憤怒,他們渴望控製一切,但就是無法控製自己的情緒。

50-80年代的很多籃球教練都是暴脾氣,除了和那時候的籃球理念(教練-團隊中心主義),以及工作性質(做教練冇有脾氣好的)有關外,還因為那時候很多籃球教練都有軍隊服役的經曆。

他們不是打過二戰,就是經曆過越南戰爭,軍隊和戰爭經曆對人的性格是極大的重塑。

還有單親家庭,缺少關愛的多子女家庭,貧窮的童年,都會讓人成年後情緒不可控。

之後,甘國陽和弗萊舍商量了一下新聞釋出會的事,在5月5號之前,他必須做出決定是否參加1984年的選秀大會,過了這個時間點就無效了。

於是,在5月4號這天,弗萊舍趕到斯波坎,在岡薩加大學的肯尼迪體育館為甘國陽操辦了新聞釋出會,紐約、波士頓、洛杉磯的很多記者都趕來,見證了甘國陽正式宣佈參加1984年nba選秀的時刻。

令甘國陽吃驚的是,釋出會的現場有兩名中國記者,弗萊舍介紹說這是他特意從紐約請來的駐外記者,他們不是專業體育記者而是做國際新聞的。

弗萊舍說一箇中國人在美國取得如此大的籃球成就,即將參選nba,必須要將其報道到中國去。

其中一個記者名叫唐一舟,甘國陽專門給他留了一個半小時進行專訪,請他到傑克和丹酒吧吃東西,邊吃邊聊。

唐一舟對甘國陽在美國的籃球經曆非常感興趣,他來到美國剛兩個月,一個月前的ncaa總決賽帶給他極大的震撼。

“但是,國內目前關於你的訊息非常非常少。中國的新聞、娛樂方麵還是太閉塞,太落後了。”

唐一舟坐在酒吧裏,手裏拿著紙筆感歎道。

80年代的中國人來到美國,精神上受到的衝擊和震撼是很大的。

所以很多國人過來後便不願意回去了,差距確實太大了。

“一切都會好起來,中國會越來越開放,對這個世界的認識會越來越多越來越深,這需要一個過程。”甘國陽對這些差距表現的很淡定。

“你以後會考慮為中國國家隊效力嗎?”

“當然會,這一直都是我的理想。”

“但做了職業球員就冇機會了。”

“會有放開的一天的,冇有什麽是一成不變的。”

“那你有冇有考慮過,加入美國國籍?畢竟你將長期生活工作在美國。”

“冇有,冇有考慮過。”

“為什麽?”

“我需要知道我是誰。弄不清楚這個,人是冇法堅定的走下去的。”

甘國陽的回答讓唐一舟若有所思,他在筆記上奮筆疾書,並在腦子裏開始構思一篇關於甘國陽的長篇專題報道。

他甚至想起了轉行做一個體育記者,但他馬上將這個念頭掐滅。

搞體育,真的能有什麽前途嗎?

(本章完)

-

『加入書籤,方便閱讀』

熱門推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