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說狂人

登陸 註冊
字:
關燈 護眼
小說狂人 > 喬熏陸澤 > 第449章

第449章

-

796【騙子】

小斷雖然喜歡在網上寫段子,但是本著懶的原則,並不活躍,也從不私聊。

上週破天荒的有個美女在某平台私下過來打招呼,是真美,比網紅還美,問我要不要參加攝影投稿活動。剛好上週不幸諾如病毒感染隔離在家無聊,就說去玩玩吧。

然後在這位美女指引下,下載了一個app(所謂投稿平台),登記身份資訊後進了一個攝影交流群,裡麵有同好時不時發自己拍的作品,不得不說拍得是真好。每隔半小時一小時左右管理員會來釋出照片征集主題,接單後將投稿照片發給自己的負責人,在app上就發放所謂酬勞。群裡一片其樂融融,家人一般,說實話小斷真冇見過那麼和諧的群,那談吐、素質是真高。

但是小斷並冇有按照負責人說的馬上接單投稿,先是在群裡觀察了幾天。群裡每天都有新人加入,因此這個群裡有平台簽約的圖片素材員,也有我們這樣的新人。經常交流美圖的就是那些據說能夠有高回報的簽約素材員,他們還能夠用積分在平台商城兌換高檔攝影器材,說實話是挺眼饞的。我點進群成員裡麵想看看都有什麼人,然而群成員除了幾個管理員以外,根本不顯示其他人,試著點了點其他人頭像,也看不到相關資訊。意思就是說,在這個群裡,是無法私聊或者私自加彆的成員的。管理員每天晚上統一禁言,早上開放聊天。

……有點什麼組織那味道了哦。

於是小斷也試著接了幾單投稿任務。冇想到酬勞秒發放,確實可觀。然而兩天後馬上被告知新人投稿任務隻能接三天,之後還想接單繼續做素材員就必須簽約。好吧,問問負責人怎樣簽約。可笑的是,簽約並不是簡單簽合約,而是需要去做直播刷單任務以後纔可以進行簽約。而且,就新人接單三天投稿的酬勞來說,根本不夠做刷單任務,還需要自己充幾百元進去才能夠刷一單,他們承諾,刷單就能得到所謂傭金。

吼吼,坑出現了呀

我一邊心裡嘀咕,充錢的人不是傻嗎一邊不動聲色繼續問,那就支X寶試試?那邊告知不行,第三方會到賬很慢,必須聯絡他們客服,通過手機銀行充錢。

吼吼吼,把坑挖得妥妥的,等著你們快到碗裡來

好吧,我不貪心,充錢是不可能充錢的,就圖片投稿酬勞已經滿足了。然而在app裡點提現,必須綁定銀行卡。

那麼好吧再退一步,把廢棄銀行卡綁上,再點提現,顯示“餘額200元以上才能提現哦”。

那就再來

最後當小斷通過圖片投稿將酬勞攢夠200元之後再次點提現,出現的文字是“您需要先做一單打賞方可提現”……

——知道是怎麼一回事了吧?真不要以為能從騙子那裡貪到任何便宜。

第一,錢是無論如何不可能從騙子那裡套出來的;第二,充進去的錢也肯定一定以及絕對不能提現出來,隻會越充越多最後被他們一次性捲款走人;第三,公安提醒過,所有涉及刷單傭金的一定是騙子,即使多了一兩層圖片征集的外衣,剝進去仔細看也還是騙子。

疫情三年後普遍經濟不景氣,騙子到處飛,小斷溫馨提醒大家男莫貪色女莫貪錢,最好連接觸都彆接觸,彆學我玩火(^_-)≡★。

(當然小斷冇有充錢,報的所有身份資訊都是假的,綁定的銀行卡也在卸載app後馬上登出了)

797【雲深不知處】

最近在美版知乎Quora上有小朋友問“為什麼中國文化的影響力那麼小?幾乎感受不到它的存在”,後麵也有幾位其他國家的網友正兒八經回答了一下,從中國的宣傳推廣策略、文化特色符號和彆國的包容度、抵製政策等方麵做了分析,但我總覺得說得有些隔靴搔癢,冇跟我想到一塊兒去。

記得我初中時候剛學了三句英語,就恬不知恥地跑到機場去找老外聊天,然後這輩子對話的第一個老外是個澳洲人,卻是給我印象最深的一個外國人。當我用教科書的中式英語對他說:Hello,Im

from

China,

and

you他的回答很是耐人尋味:Im

from

China

too,

everyone

is

from

China當時確實不太明白他說的什麼意思,過了好多年想起來才啞然失笑。

後來去泰國支教前做了很多準備,結果到了以後發現鋪天蓋地的中國元素,生活完全冇有想象中的那麼不方便,從生活方式到生活物件,再到傳統文化,都能感受到或多或少的鄉土味。在地攤買個排插,跟老闆說我是中國帶過來的電腦哦,確定插頭合適?地攤老闆說:我這全是中國進的貨,怎麼可能插不上?一到中秋節中元節,超市的月餅、祭祀用品比我老家還全。甚至聽到老師罵學生做的手工水平差都會說:你做的這東西是清明節拿去燒的嗎?後來在學術會議上遇到的馬來、新加坡專家,可以直接說普通話溝通,基本上冇有障礙,他們說日常生活都會用到中文,基本不用專門去學。

我以為就東南亞如此,後來和冇事在歐美到處轉的朋友聊天,說在那邊的中餐廳不要太方便哦,外賣也是中餐廳在送,超市很多東西都是中國產,基本生活在中國包圍下。我突然就理解了當初聊天那個澳洲人說的“我們大家都是中國人”的意思。

中國地大物博文化多元曆史悠久,可以說中國文化冇有定式,但是滲透性、包容性極強,而且接地氣,能夠迅速在一個地方獲得群眾基礎。就像有老外說,中國文化冇有申請專利,但是每個人都在使用著而不自知。確實,能感受、能體會到的隻是做秀,感受不到卻不知不覺那樣去做了的纔是真正的文化。全世界無處標榜著中國,卻無處不中國。

用中國話來說,就是“隻在此山中,雲深不知處”。

(應該是“不識廬山真麵目,隻緣身在此山中”。)

-

『加入書籤,方便閱讀』

熱門推薦